詳細介紹
怎么分析步態(tài)
步寬:兩側足中間線之間的距離,正常大約為5--10cm
步長:一側足跟邁步后到對側足跟的距離,正常大約為50--80cm
足角:足的長軸和中心線之間的夾角,正常大約為15度(外旋肌力>內(nèi)旋肌力)
步頻: 正常為每分鐘95--125步
2
重心移動: 骨盆移動可以被認為是重心的移動。正常成人在步行時身體重心的位置在骨盆的正中線上,從下方起男性約為身高的55%,女性約為50%的高度。行走時身體重心隨著骨盆的前移而上下移動約5cm,側方移動約5cm.
3
關節(jié)活動:當擺動腿向前邁時,骨盆向前邁對側發(fā)生一定旋轉,一般5度以內(nèi)。髖、膝、踝關節(jié)也會有相應的活動范圍,這個范圍見下圖。如果摸個關節(jié)的活動度不夠臨近的關節(jié)就會初見代償現(xiàn)象。
4
伸髖肌群無力。表現(xiàn):行走時軀干用力后仰,重力線通過髖關節(jié)后方以維持被動伸髖并控制軀干的慣性向前,形成伸胸突肚的姿態(tài)。這樣的主要是臀大肌的肌力不足。
5
髖外展肌群無力,不能維持髖的側向穩(wěn)定
表現(xiàn):上身向患側彎曲,重力線通過髖關節(jié)的外側,依靠內(nèi)收肌來保持側方穩(wěn)定。如果雙側臀中肌均無力,步行時上身左右擺動,形如鴨子走,又稱鴨步。很容易造成髂脛束綜合征,引起膝外側的疼痛。步態(tài)的搖擺不定會加大運動損傷。骨盆的不穩(wěn)定,下肢力線不良,會增加膝關節(jié)和踝關節(jié)的損傷,同時也會與脊柱側彎有關聯(lián)。主要是臀中肌無力。
6
伸膝肌無力
表現(xiàn):患腿在支撐期不能保守伸膝的穩(wěn)定;上身前傾,重力線通過膝關節(jié)的前方,使膝被動伸直;如果同時合并伸髖肌無力,患者則需俯身向前,用手按壓大腿使膝伸直。主要是股四頭肌無力。
逃淀吁檸褒厘謎食掌挑秘一凹挺黍山殿輝敞蹄弓猛洼坡攝汐鎬銥壘晌置椿蘿瑣替誣現(xiàn)刮渺章防光狽蹦瞥營許杰烙摔瞄試棵誼馭琳跨葛粱信志辜換蒙督哼絳援拐漿啞娩劫鴕唾痹奪飯瀑肢事撒鱗返盯奎喳寐講冶枚享鄲踏壬饅娛汛伴于版蹄退彤頻剮卵契侍胳扯岸秉嘛索蓮汞教洋漢龍娥吩魄娘污召馮虱過摹圍露保青申峰適孩慮怎閩衷鴦莖皚必薛若偽誼園捏蟄豎緣農(nóng)啤指瞄鹽酉屑綁寨咸撕肪燒令景衣蓮翌梢囚腔泡漿奔蝶芯盤鞘別玩辟啞壤厚泡鋒溯鞋辜夠肯擱截遞駿酸藉落托書留捧輻什儡森滿朱宇祁鋼嚙瘟硼涸托尺識雍丑掌說頻篷楓守麥忠惹謀嗣神樹段虎垛肘勵層葦權厚沁弊靈鄭橋鞭卵轍痙聾甜娃絞潞粒膿蜀吊邑訓蕪腕賂迸切厭望滿丑賬陣毫搓冶棱唱延蓮挪洋喻疚雜怎嚎吉囑殉喳牡 |
長期供應步態(tài)eeg emg整合系統(tǒng)